查看原文
其他

八大任务!2022年成都都市圈建设工作要点干货


四城携手,共画一“圈”。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走深走实,2022年,成都都市圈将如何布局?


今日,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德阳举行。


会上,“圈圈儿”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2 年工作要点》(送审稿)中获悉,2022年,立足成都都市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将完成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协同、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共享公共服务便利、共保共治生态环境、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八大任务。



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


依托两轴打造三廊。全面贯彻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优化完善《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沿成德眉发展轴打造天府大道北延线、南延线科创走廊,沿成渝发展主轴打造成资协同开放走廊。


加快“三区三带”建设。按照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规划建设方案,开工建设产业功能区(园区)重点项目,推进成德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对接龙泉山绿道、河流绿道等区域级绿道规划。按照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建设方案,增加产业用地供给,完成战略平台选址,打通创新板块通道,创新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计。按照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规划建设方案,促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区两片”连片发展,整合分散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处置闲置土地,加大土地报征工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法依规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推动毗邻区域融合发展。梳理相邻县城、相邻乡镇、相邻村社功能定位,推进多中心、郊区化发展,统筹编制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按需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




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


推进重大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建设轨道交通资阳线,开工建设轨道交通成都至德阳线、成都至眉山线,加快推动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前期工作并取得可研批复。加快宝成铁路新都至广汉段、成渝铁路成都火车北站至资阳段、成昆铁路成都火车南站至眉山段等既有铁路公交化改造项目规划研究。


畅通都市圈公路网。建成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天府大道眉山段、益州大道南延线、梓州大道南延线、成资临空大道,基本建成成资大道。加快推进成绵、成乐、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开工建设天眉乐高速,协同推进成渝高速扩容改造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


持续打通同城化城际“断头路”。 力争开工建设青金快速路北延线、货运大道等 2 条城际“断头路”。启动打通同城化城际“断头路”第二批行动计划。


促进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 完善动车公交化运营方案,进一步加密班次、提升服务,探索动车月票制。稳定开行德阳—新都等 10 条公交线路,新开通资阳主城区—天府国际机场、眉山眉东新城—成都东部新区等公交线路。


推进跨区域市政、数字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新津500 千伏变电站 220 千伏配套工程, 加快推进新津 500 千伏变电站至彭山杉杉 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完善建材协调保供机制,推进环保执法标准统一,促进砂石等资源市场互通合作。协同推进 5G 网络建设,实现重点城镇以上 5G 网络全覆盖,提高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沿线覆盖水平。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打造服务全国的算力中心、数字枢纽和应用高地。



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协同


推动科创平台共享。出台科创平台开放共享实施办法,推进区域创新平台无差别开放。提升成资协同创新中心能力,推动建设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共建中试研发平台和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共建德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成“科创通”眉山、资阳分平台,推动平台向都市圈区(市)县延伸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持续支持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面向 4 市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深入开展“校企双进”等品牌科创活动 4 次以上。


共同培引科创人才。联合制定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强化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培育,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试点建设“科研特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探索共同争取技术移民试点、境外专业人才便利执业。推动在蓉全国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高校科研人员在都市圈转化职务科技成果。


强化制造业分工协作。创新“头部+配套”产业链合作机制,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产业互动模式,联合编制都市圈制造业发展白皮书和产业链全景图,分行业发布产业协作机会清单,协同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推动成德眉遂打造锂电材料全产业链,推动成德资共同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共建成绵眉新型显示产业带,提升成眉乐光伏晶硅材料产业链配套协同水平。


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建共享交子金融“5+2”平台,推动金融服务均衡化,全面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建强“成德眉资金融顾问服务团”。持续推动在蓉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动西南联交所资阳分支机构建设。建成成德眉资“银政通”+不动产抵押登记、“银政通”+住房公积金信息互通平台。推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平台服务实现成德眉资全覆盖。联合开展“川货全国行”“企业市(州)行”、餐饮美食文化等特色促销活动,深入实施都市圈老字号焕新计划,联合开展蜀道、蜀味、蜀景等区域特色川字号品牌推广活动。推动三星堆—金

沙遗址联合申遗。做强“三九大”文旅联盟,协同打造大熊猫、三星堆、红色文化、东坡文化、石刻文化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共建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深化都市圈农产品保供合作。加快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蒲丹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建设。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联合举办四川农业博览会等活动,协同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共建开放合作平台。申建天府国际机场国家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和德阳、眉山、资阳保税物流中心(B 型)。谋划组建四川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盟,优化国际班列组织,提升国际班列开行质量。研究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眉山青龙节点(眉山国际铁路港)、成都铁路港德阳(黄许镇站)查验作业区。同时推进成都和德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联动发展,发挥中法生态园、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日国际康养城等国别园区作用,推动外向型企业集聚和成链发展。


推进开放政策共享。积极融入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综合改革授权试点,实施清单式批量申请政策授权,完善自贸试验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联动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联合开展境内外投资促进活动。加快组建都市圈招商联盟,建立招商引资联络机制,推动单一招商模式向专业联合招商模式转变,深化都市圈投资促进机构、驻外招商机构合作,联合打造都市圈投资推广品牌。共建都市圈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搭建都市圈企业境外投资发展交流合作平台,助力都市圈企业“抱团”出海。



共享公共服务便利


打造教育发展共同体。开展成德眉资同城化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省级试点,探索共建全民终身教育区域网络体系,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督导等同城联盟发展,推进成都国际职教城、德阳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支持职业教育联盟发展,联合争取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深入推进“校对校”结对发展,加大教师(校长)互派跟岗锻炼力度。共享亚洲教育论坛、文翁大讲堂等论坛活动资源。整合都市圈教育实践基地资源,纵深推进研学旅行同城化发展。共享创业导师库和创业培训师资库,共同举办就业创业线上线下专项活动。 


打造医疗协作共同体。推动医联体建设,推进医疗机构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和“医疗卫生专家库”共建共享,优化电子健康卡卡管系统,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健康卡就诊“一码通”。有序扩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范围及互认项目。持续扩大医疗异地联网结算覆盖面,提升门诊特殊疾病直接结算便利程度。


打造社会保障服务共同体。持续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待遇资格认证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持续拓宽“社保卡+”市民服务功能应用场景。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失能人员等级异地评估。联合开展养老服务机构评级,推动养老服务软硬件设施标准统一、等级互认。推动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试点,深化同城化区域公积金异地购房本地贷款支持政策。


打造公共安全保障共同体。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协同,协同开展风险人员排查、卡点检查,探索统一防控标准,共建都市圈健康驿站,统筹调度防控资源力量,联合举办“同城杯”疾控技能比武。健全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络。探索建立成德眉资森林草原防火灭火预警监测平台。协同开展灾害预警和风险评估,联动组织区域综合应急演练,规划建设成渝应急(资阳)救援基地。



共保共治生态环境


优化绿色生态空间。推动成德眉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协同打造龙泉山生态绿心,同质同标有序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联合实施“增绿增景”生态工程。加强龙门山、龙泉山等山体生态保护与修复,联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协同推进沱江绿色经济发展带建设。


深化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推进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及水污染防治联动,推动成德眉资河长制E平台应用下沉延伸,联动整治清白江、鸭子河、府河等重点跨界河道,推动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推动德眉资3市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展都市圈大气污染联合预报预警和联防联控联治,建立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合监管机制。协同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共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4市强化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红线指标约束,逐步统一生态保护标准和负面清单。协同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率先探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健全沱江、岷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高起点创建同城化综合试验区。落实综合试验区总体安排,积极探索同城化有效路径,初步建立工作推进体系,推动综合试验区在基础设施一体化、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对外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探索建立都市圈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使用管理机制,按规定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设立同城化产业协同发展基金。加大同城化项目债券额度支持力度。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参与同城化建设,组建项目公司或合资公司。完善税收征管一体化机制,健全税收分享机制。研究出台经济指标统计分算办法。


提升都市圈营商环境。落实成都都市圈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宣言和专项行动方案,制定实施第三批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达 50%以上,全程网办率达 95%以上。推进都市圈电子证照互认,深入推进双随机监管同城化,建立健全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全面推进德眉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跨地区、跨平台交易,持续深化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交易机构、平台系统、服务体系、鉴证应用、资金结算“五统筹”。建立健全信用都市圈建设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享信用信息、共推联合奖惩、共创信用应用。


提升智慧治理能力。发挥“智慧蓉城”治理中心平台引领作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建设空间地理“一张图”,开发综合交通“同城同网”调度监控平台、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应用平台等,共建城市智慧大脑。加快建设成德眉资数据资源共享专区,促进交通运输、口岸物流、政务服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数据共享,促进数字协同治理。



文:陈星竹

编辑:陈星竹 余沁玲

审核:何亚军 包小波


往期精彩回顾

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

国务院印发重磅意见,信息量很大!(全文)

资阳为都市圈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跨区域、跨平台交易添新成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